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冈山。千里来寻故地,旧貌换新颜。为更好地学习红色历史,传承红色精神,汲取红色力量,8月25日,先声讲解团-红源实践队来到井冈山博物馆、毛泽东旧居、南山公园开启第五天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。
“井冈山是革命的山、战斗的山,也是英雄的山、光荣的山。”巍巍井冈山,绵延五百里。4.8万名革命先烈长眠于这里,每一株翠竹都曾遮掩过战士的身影,每一朵杜鹃花都曾被鲜血浸染,每一块岩石都镌刻着钢铁般的铮铮誓言。
井冈山革命博物馆,是中国首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。在参观过程中,借助现代多种媒体技术,团队成员更加切身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。
踏入馆内,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沙盘模型、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、一件件历经岁月的文物,加上各类雕塑、油画、影像,带领实践队成员重温革命先烈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。铭记历史,以史为鉴,缅怀先烈,汲取力量。
“当我看到革命先烈的雕像时,内心非常激动!正是有这些革命先烈前仆后继,出生入死,我们才有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,也提醒着我要更加努力,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!”实践队成员周雅琪感悟道。
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”,实践队成员前往南山公园,跨越层层阶梯,途经五大哨口,到达了顶端的火炬广场。火炬广场从入口到火炬主题雕塑,沿途共有90个主题火炬。主火炬底座高2.7米,标志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1927年创立,点燃了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星星之火,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,领导着革命力量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。站在火炬广场,可以远眺雄伟的井冈山主峰,俯瞰茨坪全貌,矗立在薪火相传的火炬下,红色的地毯配以巨型的红火炬,让人油然而生肃穆和敬畏之感。
黑瓦覆压、红木耸然的门楼上,悬挂有舒同题写的“毛泽东同志旧居”的牌匾。陈设简单的厢房,狭窄的木板上放着草席和薄被子,实践队成员通过一砖一瓦,感受曾经的艰苦生活,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永不止息。
为更好地促进课题的探究,博采众长,取长补短,共同进步和发展,我校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辽宁工业大学开展校际交流活动。由我校实践队成员姚凯铧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,依次开展团队介绍、破冰游戏和课题经验分享等活动。
本次校际交流活动在拓展各校实践队课题思路,推进深入探究的同时,也增进了各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深厚友谊,在思想与情感的交流碰撞中产生不一样的火花。
一次井冈行,终身井冈情。吾辈青年当自强,当仁不让传星火。此次的自主调研活动使实践队全体成员深化思想觉悟,增长实践见识,收获深厚情谊。在交流与合作的实践中,“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、实事求是、敢闯新路、依靠群众、勇于胜利”的伟大井冈山精神永不褪色,历久弥新!随着时代更迭,井冈山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,在今天仍然穿越时空彰显魅力,薪火相传弦歌不缀。
实践队成员在参观学习 王一婷摄
三校进行破冰游戏 王一婷摄(1)
三校进行破冰游戏 王一婷摄 (2)
实践队成员靠近观察陈设的文物 王一婷摄
实践队成员在火炬广场合影 李自正摄(1)
实践队成员在火炬广场合影 李自正摄 (2)
实践队成员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合影 李自正摄
实践队成员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合影 李自正摄
大合照 李自正摄